为幸福买单 为生活充电——省城“悦己经济”悄然升温
2025-11-04 09:03:28  来源:西海都市报

  当博物馆里的文创冰箱贴成为旅行“打卡”的必购单品,当居家自调微醺小酒变身都市夜生活的仪式感——年轻人正在用全新的消费模式,定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承载地域文化的精致小物,到营造氛围感的个性消费,这些细碎却鲜活的选择,勾勒出属于年轻一代的消费新图景。

各类精美的冰箱贴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冰箱贴成“心情艺术品”

  11月1日,在青海省博物馆文创店,冰箱贴专区围满了年轻消费者,这些精致的小物件成为“闭眼入”的消费选择。

  来自甘肃的旅行爱好者李麒正在精心挑选冰箱贴。“这款彩陶纹样的我要自己收藏,那款盖碗茶造型的送给朋友。”他的购物篮里已经放了五六个不同款式的冰箱贴,“现在出门旅行,买冰箱贴成了标配,既好看又有纪念意义。”

  文创店里,4款以马家窑文化彩陶为灵感制作的冰箱贴让人眼前一亮。双人抬物彩陶盆冰箱贴,先民劳作的场景被细腻复刻。舞蹈纹彩陶盆冰箱贴,再现了远古先民乐舞的生动场景。互助土族轮子秋旋转冰箱贴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轮子秋为原型,将民间艺术的动感定格于方寸之间。

  青海省博物馆文创店负责人王彩虹说:“这些充满巧思的冰箱贴不仅受到外地游客的追捧,本地市民也对其青睐有加,成为连接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在西宁市海湖新区的雪豹主题邮局,冰箱贴同样成为热销商品。工作人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游客,现在越来越多本地年轻人也会成批购买,有的寄给外地朋友,有的纯粹为了收藏。

  西宁市民樊晓楠就是其中之一。“我每个月都会来逛逛,看到新出的款式就会买下来。这些小物件能给生活增添不少情趣。”她认为,这些充满青海特色的冰箱贴,既是向外地朋友介绍家乡的“文化名片”,也是装点日常生活的精致小物。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年轻消费者而言,冰箱贴的价值已超越了单纯的纪念品范畴。26岁的设计师王硕硕家的冰箱上贴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冰箱贴,“朋友来家里做客时,这些冰箱贴总能引发热烈讨论,成了天然的社交话题。”王硕硕说。

  这种社交属性进一步推动了冰箱贴的消费热潮。不少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不同主题的系列产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冰箱贴地图”,形成了新的消费潮流。

各类精美的文创冰箱贴。

  “微醺经济”俘获年轻人

  售价9.9元的50毫升威士忌、5元的橙子气泡水、3元的冰杯——轻轻摇晃出无价的仪式感。从便利店调酒攻略到线上外卖自制调酒,这几年,便捷且充满趣味的自制调酒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走红。

  “您好,您有一笔新的订单。”在西宁市城西区园树巷的一家外卖超市,系统提示音不时响起。工作人员根据订单要求,熟练地将一瓶50毫升的绝对伏特加、一瓶水溶C西柚汁和一盒茉莉茶饮打包,并附上一张详细的调酒比例说明,等待骑手取货,送往消费者手中。

  外卖平台上,像这样搭配好的“饮料+小型洋酒”的“微醺”套餐十分受消费者青睐。外卖店铺老板蒋先生说:“这就是‘微醺经济’,精准切中了年轻人的需求。”

  无独有偶,在西宁市城中区人民街的一家便利店,店员正在专设的调酒台前忙碌,台面上陈列着各式50毫升装的高度酒,旁边张贴的自制调酒配方不时吸引年轻人驻足。

  “自己调酒价格便宜,在家或便利店就能制作,不用追求‘喝到位’,图的就是个惬意。”消费者王韵说。

  “微醺经济”的风潮,在社交平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抖音上,#调酒教程#话题总播放量达50亿次;小红书上相关的教程与分享笔记更是数不胜数。年轻的博主们化身“生活调酒师”,总结出各式各样简单易行的“调酒公式”:如“伏特加+橙汁+葡萄气泡水=绝对日落”“白朗姆酒+雪碧+薄荷叶=莫吉托”“百利甜+奶茶=伦敦雾”等。这些充满创意的配方,不仅降低了调酒的门槛,更将其塑造成一种时髦、有趣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尝试与分享。

货架上各类小瓶装高度酒供消费者选购。

  “悦己消费”催生新机遇

  当冰箱贴从旅行纪念品变为装点日常的“心情艺术品”,当饮酒从社交应酬变为取悦自我的“居家特调”——这些看似细碎的消费选择,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使消费不再是单纯地购买一件物品,更是为附着于其上的“情绪价值”付费。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看看五颜六色的冰箱贴,心情就会莫名地好起来。”樊晓楠道出了许多同龄人的心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创产品,充当着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加油站”,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情感慰藉。

  与此同时,消费行为也愈发成为年轻人个性与兴趣的延伸。无论是精心调配一杯符合个人口味的特调酒,还是收集特定主题的冰箱贴,都是他们用以表达自我、构建独特生活方式的途径。这一趋势在二次元等领域尤为明显。

  在西宁市海湖新区经营二次元商店的刘星,对年轻消费者的“悦己”需求感受尤为深刻。开店一年来,他观察到,年轻顾客购买手办、徽章等商品,不再只是为了收藏或展示,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情感上的陪伴与精神满足。“联名IP产品尤其受欢迎,它们像是流量的密码,背后承载的是年轻人的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刘星说。

  从便利店开设调酒专区、外卖平台推出“迷你酒饮+软饮”套餐,到文创店开发系列冰箱贴、潮玩店打造主题市集,商家们不断细化场景,精准对接年轻人对便捷、个性化和氛围感的复合需求。

  业内人士周鹏指出,“悦己消费”并非简单的冲动购物,其背后是年轻一代对生活品质和精神满足的更高追求。他们愿意为能够提升幸福感、缓解焦虑、彰显品位的产品与服务付费。这种以自我关怀为核心的消费理念,正持续引领消费市场的创新方向,催生出更多元、更细腻的新业态。(西海都市报)

责任编辑: 王丽娟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青公网安备:63010402000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 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