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东数西算”与“双碳”目标交汇点,西宁凭借独特能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抢抓绿色算力产业风口,将“绿电”转化为“绿算”,“气候凉港”升级为“数字热土”。
从数据中心集群崛起,到智算超算核心集聚;从政策体系构建,到应用场景赋能,这座高原古城以“算力”为笔,书写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篇,而今,“绿色算力”已深深融入西宁城市发展脉络。
西宁作为:全力打响绿色算力名片
2024年是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起步之年,西宁结合市情,抢抓机遇,在深谋细谋中找准定位,在高位推动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扛起省会责任,全力打响绿色算力名片。西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夏季平均气温17℃至19℃,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510.1小时,正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已形成较完整的硅材料光伏产业链,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提供坚实支撑。
依托气候与地理位置优势,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内,青海联通高标准建成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该基地建成标准机柜6000架,互联网骨干网络带宽资源3600G,算力能力达2600PFlops,是青海省内绿电消纳最大、入驻头部客户最多的大数据中心,入选2022中国算力大会“低碳算力”先锋案例,成为西宁发展绿色算力的典范。
战略领航:体系构建绘就发展蓝图
走进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化数据中心林立,这里是西宁绿色算力产业核心区,也是“1+3+X”发展体系的“心脏”。该体系旨在打造绿色算力核心引擎,带动全产业协同发展。“1”是以开发区为核心载体打造绿色算力高地;“3”是建设南川东川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城北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力区、城西生活办公商务区三大功能区;“X”是培育多个行业应用场景,推动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南川东川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新华三青海图灵小镇项目设备正在安装。该园区聚焦智算领域,引进先进设备和算法,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提供算力支持。巨大机房里,服务器整齐排列,预示着科技盛宴的开启。
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内,数据跳动。这里整合区域现有系统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基层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等11个领域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持。未来,还将结合青海地域特色,赋能生态旅游、电力能源等行业,挖掘创新算力应用场景。
头部聚力:创新生态激发产业活力
西宁绿色算力产业版图上,摩尔线程、新华三等头部企业集聚,带来先进技术和人才,催生智算、超算、大模型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项目在青海西宁点亮,成为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调度的大规模智算集群;西宁开发区与新华三签约的青海图灵小镇项目落户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全国首个“风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建成,绿电直供比例达80%,虚拟电厂调度系统弃风弃光率降至3%以下;首创“光伏+储能+算力”三联供模式,建设西北首个100%清洁能源供给的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区,在政策配套、绿电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绿算产业集群。
各工业园区里,围绕绿色算力的上下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生态格局。
凭借气候适宜冷凉干燥、地处中心时延最佳、电力丰沛绿电充足、西部政策要素齐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五大优势”,西宁全力构建绿色算力产业生态,绿电与智算的协奏精彩上演。市数据局负责人展示的《西宁市十万卡绿色算力集群实施方案》勾勒出未来图景:五年内形成光、电、储、算一体化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让“青海绿电”驱动“中国算力”。
招商赋能:项目落地筑牢发展根基
一场以“绿电优势+算力应用”的招商攻坚战正在西宁火热进行。
走进西宁市招商洽谈室,9个招商专班工作人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热烈洽谈。招商专班工作人员介绍,西宁拥有丰富清洁能源,绿电成本低、稳定性高,是发展绿色算力的独特优势,同时积极培育算力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企业代表们对西宁绿色算力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一位来自东部地区的企业代表称,西宁的绿电优势和产业生态让他们看到很大发展潜力。经过深入洽谈,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招商引资推动下,一批批重点项目落地西宁。截至目前,已建成12个数据中心,标准机架2.3万架、上架率90%,算力规模超1万PFlops。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内,服务器闪烁蓝色光芒,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基地负责人表示,随着项目落地和算力需求增长,将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南川工业园区内,青海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正在高标准打造。示范园内新建的智算中心规划智算服务器机架约984架,承接“东数西算、东数西训、东数西储”的算力服务中心,形成12000P以上智算能力,将成为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协同发展的展示窗口。西宁正以坚定的步伐,在绿色算力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记者手记】走进西宁,绿色算力的脉动随处可感。从三江源大数据基地的机柜蓝光到昆仑智算中心实时跳动的数据,西宁正以“绿电”为基、以“算力”为翼,书写着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答卷。政策红利释放、头部企业集聚、应用场景拓展,西宁的绿色算力产业不仅为“东数西算”注入动能,更让“夏都”的清凉转化为数字经济的热度。当算力成为新质生产力,西宁的实践证明:绿色与发展并非单选题,而是可以同频共振的时代命题。 (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