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数据看国庆中秋假期前六日出游 西宁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18万人次》报道,关注我市节日期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和开展促销费情况。
国庆假期,青海省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众多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在了解青海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国庆期间,西宁北川河湿地公园成市民休闲出游的打卡地。这里湖光潋滟,景色如画,不少市民选择来到这里赏景,度过轻松愉快的假期。
国庆假期第7天,“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2025西宁金秋房博会现场人流如织,25家房地产企业推出5000余套涵盖刚需、改善、高端的全品类房源,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看房、选房平台。
国庆佳节,万家团圆。在市民们享受假日欢聚之时,有一群人依然坚守岗位,用责任与智慧守护着城市电力“生命线”。
国庆中秋假期,新华联童梦乐园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热门选择,乐园推出的“普惠游”政策及策划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不仅让游客尽享假日欢乐,也显著激活了假期消费市场,释放出强劲的消费活力。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的西宁,仿佛被欢乐“注满”啦!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穿梭在这些多元“打卡地”间,用脚步“收集”城市里的欢乐碎片,把“双节”的独特记忆,悄悄藏进每一次驻足、每一声开怀的笑声里。
夜幕降临,张祖源的身影仍穿梭在车流中。当被问及“不能陪家人过节,会有遗憾吗?”他语气坚定:“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光荣。路畅民安,就是我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愉快的国庆假期临近尾声,西宁市民的出行路正迎来一场特殊“护航”——返程高峰与道路施工的“双叠加”,让城市交通面临不小压力。
国庆长假期间,西宁火车站客流量迎来小高峰。为确保旅客出行顺畅,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对火车站周边各类市政设施实施全天候维护,以实际行动守护城市“第一窗口”,为旅客假期出行保驾护航。
2021年以来,西宁市城镇新增就业完成16.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185.1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用精准服务为劳动者搭建起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10月8日晚,长江路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关键施工段——五四大街至西大街段,将完成管网改造及道路恢复,标志着长江路燃气管网改造项目全面收官、实现全段通车。
近日,青海省工信厅公布青海省2025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西宁市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青海丽豪清能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国庆中秋假期,“代际的风景线——青海雕塑作品联展”吸引了全国多地游客前来参观。展览汇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匠心之作,既为假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成为公众了解青海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的重要窗口。
10月6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国庆文艺专场演出系列活动——青海名家演唱会在新宁广场精彩开唱,以一场充满本土风情的音乐盛宴,为西宁市民带来了假日文化大餐。
10月6日晚,第五届河湟慕容古寨“邀月醉高原”中秋民俗文化节在湟中区慕容古寨举行。活动巧妙融合传统中秋文化与独特河湟民俗,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仪式感与烟火气的文化盛宴。
10月6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563件次,网民留言30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28件,西宁市政府网1件,人民网1件),直接办理274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289件,回访83件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积极践行这一理念,聚焦高原特色资源,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速向“新”而行,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中不断突破,成为
中秋已至,湟中区谢家台村飘满月饼香!全村手作传统蒸月饼,从发面、叠料到灶火慢蒸,每一步都是老手艺的传承。
金秋时节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城北区大堡子镇宋家寨村的村民正忙着制作青海传统大月饼,大家亮出绝活争当“月饼王”,好看又好吃的月饼陆续出锅。
城西区学院巷社区与力盟社区联合举办“双节同庆颂华诞 情满社区共团圆”主题活 动,让居民在欢乐祥和的氛围里同迎国庆、共话中秋。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近日,城中区石坡街社区举行“党建引领巾帼志 共庆华诞谱新篇”主题系列活动,让党员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喜庆温馨的节日氛围。
为庆祝国庆中秋双节,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创新力、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连日来,城北区各社区纷纷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节日 氛围愈发浓厚。
今天继续播出,由全国44家城市电视台联合制作,以大型系列纪录片《血铸河 山》为蓝本的80集系列微纪录片《血铸河山:东方主战场的城市抗战》之《黄河绝唱》。
湟水奔流,孕育了高原千年文明,我市大通地区诞生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湟皮影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风格深厚、热烈、粗犷。
青山如黛,村道蜿蜒,白墙黛瓦的民居隐于绿树间。坐拥“海藏咽喉”区位优势的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出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水岸小城安置房项目完成了园区内首个不动产证办理,并发放。今年以来,东川园区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和开发区工作部署,紧盯不动产登记办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扛牢责任
今年前8个月,青海省冷凉蔬菜、冷水鱼、蜂产品等特色农畜产品出口值达5.3亿元,同比增长48.5%,增速全国领先。一批批青海特色农产品“高原鲜”“高原宝”争相出海。
走进慕容古寨,红灯笼沿巷高悬,酒香与青海大月饼的甜意扑面而来。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青石板路上追逐,老艺人们的鼓点在屋檐下回响,游客与乡亲们在月光下相聚,笑语与歌声交织成一片温暖的节日氛围……
“车辆‘油、水、电、气’全满,电台信号稳定,无人机图传链路通畅!”10月3日7时,西宁市城北区消防救援大队内,通信保障班班长王玉胜正拿着检查台账,逐一对执勤车辆和通信设备做最后确认。今年是他加入消防救
在黄河上游的峻岭深谷中,玛尔挡水电站如钢铁巨人般横亘于大河之上,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骨干工程。这座宏伟工程自并网发电以来,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超过56亿千瓦时,为数百万家庭带去光明。
金秋送爽,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西宁的城市乡村处处洋溢着团圆祥和的氛围。记者走访发现,从城区热闹的火锅店到景区周边的农家菜馆,从家庭团聚的餐桌到朋友小聚的餐厅,“光盘行动”已成为节日里一道亮眼的文明风景
金秋十月,风清云淡,青海大地被喜庆的红色元素装点得格外热闹,国庆中秋长假悄然开启。在政策引导、商家发力与消费需求的多重推动下,青海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强劲的消费热潮,处处彰显着蓬勃的市场活力。
近日,在新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场馆内,各大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咨询、试坐、下单的市民络绎不绝。从全尺寸SUV,到科技感拉满的纯电旗舰,近百款座驾集结一堂,成为最吸睛的背景板。
为深入贯彻落实博物馆教育职能,丰富青少年节日文化素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青海省博物馆近期创新活动形式,突破以往在假期通过社会招募开展节日文化活动的模式,与西宁市南川东路小学开展深度馆校合
10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在西宁调研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工作,并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敬意和问候,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保
金秋的西宁,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氛围。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西宁市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和谐友爱、守望相助的暖流,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近日,以“家国团圆夜 山河锦绣时”为主题的2025年西宁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示范活动在水井巷温情启幕。活动将中秋传统意蕴与国庆时代精神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质感与情感温度的沉浸式盛
连日来,我市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中秋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
中秋佳节之际,湟中海亚焜锅馍馍产业基地坚守老面发酵、无添加的传统工艺,全力赶制中秋限定月饼,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乃至海外。
10月5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598件次,网民留言31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31件),直接办理282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316件。
金秋送爽,购房正当时。本届房博会以“激发居住消费活力、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楼市信心”为目标,汇聚25家知名房地产企业,推出5000余套涵盖刚需、改善型及高端定位的全品类优质房源,为市民带来一场集品质、优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城北区聚焦市民消费热点,精心谋划一系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促消费活动,涵盖生活用品、数码家电、餐饮住宿、景区、适老适幼产品等多个消费场景,全面释放“双节”长假期间的消费潜力。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组织开展“奇幻潮涌 街区巡礼”主题巡游活动,辖区商圈化身梦幻欢乐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场狂欢盛宴。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城中区大小新街夜市持续升温。华灯初上,这里已是游人如织,叫卖声与香气交织汇聚的烟火气,成为展现我市夜经济活力的窗口。
10月5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国庆文艺专场演出系列活动“曲韵惊鸿 江源华章”曲艺杂技专场演出在新宁广场精彩上演。
近日,2025年青海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青海体育中心综合馆开赛。本次赛事由青海省体育局主办,西宁市体育局承办,是全省青少年羽毛球领域的高水平赛事。
日前,由城北区委宣传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部门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暨第十届月饼节主题活动,在城北区大堡子镇宋家寨村热闹启幕。
近日,城西区文博路社区“国圆家圆双节庆,菜香情浓百家欢”暨文博路社区“民族一家亲·百家共团圆”第三届百家宴活动热闹开席。
为欢度国庆、中秋,城中区安宁路社区精心策划“情暖邻里庆中秋 群心向党迎国庆 携手同传民族情”主题活动,以多元文艺节目演出共庆佳节,让民族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浓厚。
日前,湟源县举办“月满华诞 饼承心意”月饼制作大赛,以匠心手艺传递节日温情,以文化活动凝聚邻里情谊。
国庆中秋长假,城北区陶北村陶小堡兰花花非遗展馆内,青海省二级工艺师、青绣技艺创新领衔人单永武以红纸为媒、剪刀为笔,将对祖国的祝福融入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中,让传统技艺在节日氛围里焕发生机。
我市各大商超、农贸市场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从货源储备、质量保障到服务提升多维度发力,全力守护市民 “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品质可靠。
金秋时节,西宁市海棠公园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了市民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人们在这里尽享自然之美,感受西宁的浓浓秋意。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农历八月十五,我们迎来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是一年之中最温柔又最有诗意的节日,这一天,天上月与地上灯交相辉映,良辰美景,风月可人。
10月5日,门源县公安局接游客报警,称有游客从甘肃境内徒步进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老虎沟地区。接警后,省委书记吴晓军、省长罗东川作出重要指示,并电话调度部署。州县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调集公安、应急等部门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国庆假期,全省各地游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回荡。人们或漫步于焕然一新的城市街道,或流连于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每一处风景都洋溢着“新”的气息,每一张笑脸都蕴含着“甜”的幸福
记者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西宁开发区本年度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至此,西宁开发区累计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户,在数量规模稳步攀升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
国庆长假,高原大地秋意渐浓。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10月3日,技术主管张鹏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车间,开始了一天的设
为深入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财政金融联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要求,切实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增效,省财政厅聚焦“政策找机构、政策找实体”改革思路,创新构建“四维
为进一步规范西宁市居民供用热市场经营秩序,纠正不公平格式条款,维护供用热合同各方合法权益,近日,市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共同制定《西宁市居民供热用热合同(合同范本
站在“东数西算”与“双碳”目标交汇点,西宁凭借独特能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抢抓绿色算力产业风口,将“绿电”转化为“绿算”,“气候凉港”升级为“数字热土”。
近年来,城中区总寨镇莫家沟村因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焕发出独特魅力。该村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引入艺术家群体,打造出省内首个艺术家聚居地,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城,村在城中,城在村里。距离西宁市主城区26公里的湟中区上新庄镇有一座古城堡,因四周黑褐色的城墙,被人们称为“黑古城”,这里的村庄叫黑城村。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总面积11266公顷,这里植被类型丰富,自然风光奇特秀美。特别是秋天,更成为高原深处的色彩秘境。
国庆、中秋假期,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火车站迎来客流高峰,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路线指引、咨询服务、文明劝导……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西宁青年志愿者值守于繁忙的车站,用他们的热情与汗水,为“国庆红”添上了一抹独特的“志愿红”。
10月4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697件次,网民留言31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30件,青海12345政务服务网1件),直接办理345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352件。
金秋十月,置业正当时。10月5日,“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2025西宁金秋房博会继续为有购房需求的市民奉上了一场房产盛宴。
国庆中秋假期,西宁野生动物园迎来客流高峰,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专程前来一睹风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激发区域消费活力,日前,由城东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清真巷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月满华诞情聚南关”中秋团圆集市启动。
当西宁的街头巷尾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当高原古城的千家万户沉浸在国庆假期的团圆与欢歌中,市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的“检察蓝”们,正坚守在高墙之内的岗位上。
从城东市集的烟火气到沈那遗址的古羌欢歌,从拉脊山巅的红歌合唱到北川夜空的璀璨烟花,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的青海省西宁市,处处涌动着民族团结的暖流,各族群众以节为媒,在文体活动中交融情感,在景区畅游中凝
素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景区,凭借独特的天然盐湖景观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大批省内外游客慕名打卡。
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西宁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将火车站周边区域作为监管重点,多部门联合开展全方位、高频次集中整治行动,以严格执法筑牢市场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西宁市财政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通过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全力保障“两新”政策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0月4日,央视新闻特别节目《神奇动物在这里》将镜头对准西宁野生动物园,以一场沉浸式直播,带大家认识了西宁野生动物园里的“西野F4”(分别为雪豹、兔狲、荒漠猫、猞猁),老年雪豹“闹闹”也再次出现在广大
火车站作为一座城市的门户,是见证城市发展的重要窗口。进入国庆中秋假期,西宁火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城管服务驿站敞开大门,备好各类急救药品,用真心、细心服务每一位游客。
围挡内,工人师傅们弯腰探挖,每一次铁锹起落都凝聚着抢工期的决心;管线旁,技术人员紧盯接口,每一道接缝闭合都承载着保质量的担当;机械旁,调度人员实时协调,每一次指令下达都彰显着赶进度的效率。
近日,从青海省财政厅传来消息,为切实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增效,省财政厅聚焦“政策找机构、政策找实体”改革思路,创新构建“四维组合”落实机制,通过制度设计、精准施策、平台赋能、服务下沉等多维度发力,加速
近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七十周年国庆舞蹈专场演出在新宁广场精彩上演。
近日,由城东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委统战部联合举办的2025年“我们的节日中秋——月影烛光 只‘音’有你”主题活动温情启幕。
10月2日,2025年“群加交响非遗新声”活动在湟中区“云上群加”金陵山水露营基地启幕,活动以“寻迹群加”徒步比赛拉开帷幕。沿途林海苍茫、溪水潺潺,黄色和绿色交织成一副“天然油画”。
10月1日,西宁市七一路地下综合管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这项重点民生工程将通过更换老化管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城市“动脉”焕发新生。
110报警电话,是连接人们无助时刻的“生命线”,守护着城市的安宁。国庆中秋假期,当大多数人享受着假期时,西宁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依然是24小时灯火通明,接警员们坚守岗位……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扛牢省会责任,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有效载体,完善体制机制,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工作……
为深入推进“新优质成长学校”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思政教育资源,探索青藏铁路精神融入校本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近日,西宁市“新优质成长学校”青藏铁路精神校本融合课程展示交流活动在青藏铁路花园学校举办。
近日,西宁市三其小学举办首届班级课桌舞大赛,将日常学习的课桌变为创意舞台,上演了一场充满活力与童趣的“课桌互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