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筑牢服务保障防线,让往来旅客感受西宁温度,西宁火车站、城东区城市管理局火车站广场城管执法中队等相关部门以贴心服务,让火车站真正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窗口。
10月7日至8日,国庆长假进入最后阶段,我市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各交通干线流量显著上升,交通运输部门提前部署、协同联动,全力保障市民返程平安顺畅。
为了确保节日期间列车运行安全、旅客出行平稳有序,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西宁车辆段精准发力,以全方位的检修保障、严密的安全管控和高效的应急准备,全面筑牢假日运输安全屏障。
国庆假期,位于我市城北区的“河湟第一村落”——沈那遗址成为热门打卡地。这里不仅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更在与西宁市博物馆的“文化联动”中,成为解码西宁4000年文明脉络核心坐标。
10月7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国庆文艺专场演出系列活动——中外名曲交响音乐会在新宁广场奏响,为市民假期的文化生活献上了一份高雅厚礼。
10月7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642件次,网民留言37件,直接办理343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299件,回访21件。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2025西宁金秋房博会热度依旧不减,在政策红利与优质房源的双重推动下,假期楼市焕发蓬勃活力。
我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省会城市功能定位,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主线,全面开启打造高原洁净城市攻坚行动,城市容貌环境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
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特别节目《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走进中华水塔青海,聆听三江源头的时代回响》,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的新成就。
国庆中秋假期,“代际的风景线——青海雕塑作品联展”吸引了全国多地游客前来参观。展览汇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匠心之作,既为假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成为公众了解青海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的重要窗口。
国庆中秋假期,新华联童梦乐园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热门选择,乐园推出的“普惠游”政策及策划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不仅让游客尽享假日欢乐,也显著激活了假期消费市场,释放出强劲的消费活力。
国庆佳节,万家团圆。在市民们享受假日欢聚之时,有一群人依然坚守岗位,用责任与智慧守护着城市电力“生命线”。
10月6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国庆文艺专场演出系列活动——青海名家演唱会在新宁广场精彩开唱,以一场充满本土风情的音乐盛宴,为西宁市民带来了假日文化大餐。
国庆期间,西宁北川河湿地公园成市民休闲出游的打卡地。这里湖光潋滟,景色如画,不少市民选择来到这里赏景,度过轻松愉快的假期。
10月6日晚,第五届河湟慕容古寨“邀月醉高原”中秋民俗文化节在湟中区慕容古寨举行。活动巧妙融合传统中秋文化与独特河湟民俗,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仪式感与烟火气的文化盛宴。
国庆假期,青海省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众多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在了解青海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10月6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563件次,网民留言30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28件,西宁市政府网1件,人民网1件),直接办理274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289件,回访83件
国庆假期第7天,“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2025西宁金秋房博会现场人流如织,25家房地产企业推出5000余套涵盖刚需、改善、高端的全品类房源,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看房、选房平台。
10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数据看国庆中秋假期前六日出游 西宁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18万人次》报道,关注我市节日期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和开展促销费情况。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积极践行这一理念,聚焦高原特色资源,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速向“新”而行,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中不断突破,成为
金秋的西宁,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氛围。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西宁市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和谐友爱、守望相助的暖流,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近日,以“家国团圆夜 山河锦绣时”为主题的2025年西宁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示范活动在水井巷温情启幕。活动将中秋传统意蕴与国庆时代精神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质感与情感温度的沉浸式盛
连日来,我市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中秋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
中秋佳节之际,湟中海亚焜锅馍馍产业基地坚守老面发酵、无添加的传统工艺,全力赶制中秋限定月饼,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乃至海外。
10月5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598件次,网民留言31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31件),直接办理282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316件。
金秋送爽,购房正当时。本届房博会以“激发居住消费活力、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楼市信心”为目标,汇聚25家知名房地产企业,推出5000余套涵盖刚需、改善型及高端定位的全品类优质房源,为市民带来一场集品质、优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城北区聚焦市民消费热点,精心谋划一系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促消费活动,涵盖生活用品、数码家电、餐饮住宿、景区、适老适幼产品等多个消费场景,全面释放“双节”长假期间的消费潜力。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组织开展“奇幻潮涌 街区巡礼”主题巡游活动,辖区商圈化身梦幻欢乐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场狂欢盛宴。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城中区大小新街夜市持续升温。华灯初上,这里已是游人如织,叫卖声与香气交织汇聚的烟火气,成为展现我市夜经济活力的窗口。
10月5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国庆文艺专场演出系列活动“曲韵惊鸿 江源华章”曲艺杂技专场演出在新宁广场精彩上演。
近日,2025年青海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在青海体育中心综合馆开赛。本次赛事由青海省体育局主办,西宁市体育局承办,是全省青少年羽毛球领域的高水平赛事。
近年来,城中区总寨镇莫家沟村因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焕发出独特魅力。该村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引入艺术家群体,打造出省内首个艺术家聚居地,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城,村在城中,城在村里。距离西宁市主城区26公里的湟中区上新庄镇有一座古城堡,因四周黑褐色的城墙,被人们称为“黑古城”,这里的村庄叫黑城村。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总面积11266公顷,这里植被类型丰富,自然风光奇特秀美。特别是秋天,更成为高原深处的色彩秘境。
国庆中秋假期,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火车站迎来客流高峰,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10月4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697件次,网民留言31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30件,青海12345政务服务网1件),直接办理345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352件。
金秋十月,置业正当时。10月5日,“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2025西宁金秋房博会继续为有购房需求的市民奉上了一场房产盛宴。
国庆中秋假期,西宁野生动物园迎来客流高峰,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专程前来一睹风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激发区域消费活力,日前,由城东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清真巷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月满华诞情聚南关”中秋团圆集市启动。
近日,“韵聚江源 艺荟青海”——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七十周年国庆舞蹈专场演出在新宁广场精彩上演。
近日,由城东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委统战部联合举办的2025年“我们的节日中秋——月影烛光 只‘音’有你”主题活动温情启幕。
10月2日,2025年“群加交响非遗新声”活动在湟中区“云上群加”金陵山水露营基地启幕,活动以“寻迹群加”徒步比赛拉开帷幕。沿途林海苍茫、溪水潺潺,黄色和绿色交织成一副“天然油画”。
10月1日,西宁市七一路地下综合管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这项重点民生工程将通过更换老化管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城市“动脉”焕发新生。
110报警电话,是连接人们无助时刻的“生命线”,守护着城市的安宁。国庆中秋假期,当大多数人享受着假期时,西宁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依然是24小时灯火通明,接警员们坚守岗位……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扛牢省会责任,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有效载体,完善体制机制,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创建工作……
近年来,西宁市依托独特的高原冷凉气候,将自然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科技赋能与冷链护航,这片夏日高原因“冷”而“热”,成为保障全国夏秋“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力量。
10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建平以“四不两直”方式调研国庆中秋假期提振消费、安全防范等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扎实细致做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
10月2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768件次,网民留言53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49件,西宁市政府网4件),直接办理409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359件,回访74件。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城中区精准施策,通过一套精准有力的消费“组合拳”,激活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市民的消费动力和获得感。
每逢假期,当城市沉浸在团圆与休闲的氛围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在街巷楼宇,奔波于分拣一线,用坚守保障物流畅通,用实干传递民生温度。
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静谧的展柜中,一件鎏光溢彩的铜壶静默而立,似一卷用金属写就的史诗,无声讲述着雪域高原与中原文明交融的壮阔故事,它就是馆藏一级文物——镶银镂雕云龙纹铜质龙柄壶。
国庆中秋假期,西宁市“四馆”免费开放迎客,以丰富的展览陈列、多元的文化活动和贴心的服务保障,成为市民就近享受文化盛宴、游客感受河湟底蕴的热门打卡地,日均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10月2日下午,“银发映C位 舞裳贺华诞”2025年城东区银发服饰展活动在城东区百姓大舞台精彩上演。参演者们身着精美的服饰,动作优雅自信,充分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日,由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的第七届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优秀节目评选颁奖仪式暨优秀节目展演活动在西宁市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举行。
秋阳和煦,警营欢歌。今天,西宁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成功举办“警营好声音”歌咏大赛,广大民警用激昂的歌声共庆“双节”。
金秋十月,高原的天空湛蓝如洗,湟源的山川正悄然换上斑斓盛装:大黑沟层林尽染,好似油画铺展;丹噶尔古城排灯映夜,百年茶马遗风随秋风回荡;日月山经幡猎猎,文成公主的足迹与宝镜传说在落叶中回响。
10月2日,西宁野生动物园雪豹馆热闹非凡,雪豹宝宝“凌小蛰”与“凌小芒”的专属生日会正式拉开帷幕,吸引大批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本次生日会线下活动将持续至10月8日。
作为“全国自然书屋”和城市文化地标,我市城中区香水书院用免费开放的姿态、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10月1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757件次,网民留言55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48件,西宁市政府网5件,市委网信办1件,人民网1件),直接办理372件,转交责任单位办理38
近日,由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城北区文体旅游科技局主办的2025年城北区“趣浪城北红歌传薪”红歌大赛决赛在北川青唐城康养避暑小镇热情唱响。
国庆中秋假期,城东区政府统筹辖区文旅资源,联合多家重点企业,推出“国庆乐购、惠享城东”文旅融合与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激发市场活力。
10月2日下午,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永远跟党走”——青海省大、中、小学生文化艺术展演暨职校技能展示活动在新宁广场精彩上演。
近日,城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青海民族大学成功举办“职引未来—城东区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
近日,由城东区文体旅游科技局、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文化漫舞四季、共赴村晚之约”专场活动在城东区新千百姓大舞台精彩上演。
9月29日,由西宁市科学技术协会、西宁市卫健委主办的“传播健康科普理念 共享高原健康生活”2025年全国科普月西宁市主题科普活动在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
在城东区,一项传承三代的非遗蒸糕制作技艺,正散发着新的香气。从奶奶的红枣核桃,到年轻人的杨枝甘露,传统与时尚在一方寸案板上握手言和。文化中国行——今天听城东区非遗米伊糯蒸糕制作技艺传承人马玲娜讲述。
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悠闲假日时,总有一些人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在城西区力盟步行街,城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古城台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用他们的脚步与汗水,守护着这里的“烟火气”。
金秋时节,西宁又迎来一场年度房地产盛宴。以“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为主题的2025西宁金秋房博会,今天上午在中心广场开幕。
9月30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诉求1368件次,网民留言85件(西宁12345微信公众号72件,西宁市政府网5件,码上减负3件,青海12345政务服务网2件,人民网2件,中国政府网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阵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落地和技术改造的深入,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
今天下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庆国庆 迎中秋”城西区交响音乐会在唐道637锅庄广场举办,来自青海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乐手们用精彩的演奏为广大市民送上一份隆重的节日“礼物”。
盛世迎华诞,山河披锦绣。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西宁大地处处涌动着“中国红”。我市各族干部群众以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的方式,向伟大祖国献上最深情的祝福。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卫东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检查节日期间值班值守工作,向坚守一线的干部职工致以诚挚问候和节日祝福。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一个民族对英雄最深沉的敬仰。9月30日上午,西宁市各族各界群众通过祭扫先烈、观看主题图片展等多种形式,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9月29日,全省安全生产和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结束后,西宁市随即召开市安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视频会议。
9月28日晚,由中共西宁市委宣传部、中共西宁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单位承办的“中秋月河湟情——我们的节日中秋”省级示范活动在城西区新宁广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