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侧小麦作业现场。陈俊 摄
春播一粒种,夏收万颗粮。春分过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干旱山区农田耕层陆续解冻,当地粮农纷纷抢时抢墒播撒新一年的希望。
3月24日上午,记者登上民和县核桃庄乡排子山,举目远眺,春日的暖阳下覆膜田块“波光粼粼”,非覆膜地里,粮农施肥、覆膜、播种……处处呈现一幅动人的春耕图。
在种粮大户李承旭的流转土地里,一台四轮拖拉机牵引着覆膜播种一体机在田间缓慢往返,播种机后“吐”出一道道银白色的膜垄,不一会儿,垄膜内层的塑料膜上便布满了小水滴。
“我现在种的是民和县农业部门推广的膜侧条播小麦,今年种了150亩膜侧条播小麦、150亩常规种植小麦。”李承旭向记者介绍。
李承旭是民和县李二堡镇李家村人,是民和县的种粮大户之一,多年来一直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产业。2024年,在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下,膜侧条播小麦和常规种植小麦各种了6.7公顷,秋收测产,膜侧小麦亩均产量400多公斤,比常规种植小麦亩均增产150余公斤。
显著的增产对比,让李承旭有了扩大膜侧小麦种植规模的底气和信心。今年他将进一步扩大膜侧小麦种植面积。随着农田耕层全部解冻,墒气也比较好,开始抓紧时间抢墒播种。
“去年农业农村部门扶持的膜侧小麦播种机是单垄两行,播种速度比较慢,今年将两台单垄两行播种机拼合成一台双垄四行播种机,效率比去年提高了一倍。”李承旭说。
民和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邓锋震介绍,去年提供的103台膜侧小麦播种机都是单垄双行播种机,今年新增了40台双垄四行播种机,主要扶持膜侧小麦种植示范带动效果好的种植合作社,提高春播机械化作业效率。
“小膜侧沟播,简单说就是在膜垄两侧条播种植小麦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具有良好的集雨蓄墒、增温保墒、增光通风等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小麦分蘖,延长穗分化和灌浆时间,增加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升小麦产量。”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邓锋震告诉记者,去年在全县13个乡镇的100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示范推广种植膜侧条播小麦1万亩(约666.7公顷),经测产膜侧条播小麦平均亩产441.68公斤,较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增加67.72公斤,单产提升优势明显。
基于这样的单产提升潜力,今年民和县在转导、古鄯、北山、新民等13个乡镇的160家合作社继续推广膜侧条播小麦1万亩,目前各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抢墒播种。
据介绍,民和县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为膜侧小麦种植户每亩补助小麦良种(包衣处理)15公斤、小麦配方肥20公斤、生物菌肥5公斤,并给予地膜支持。同时,采购10台膜侧播种机、40台2YG-2型膜侧播种机支持春季小麦膜侧条播,以提高种植示范户膜侧条播机械化作业率。
当前,民和县膜侧小麦春播正酣,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孕育着丰收季节里那份沉甸甸的希望。
- 1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西宁交警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解民忧保畅通
- 2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立足冷凉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 3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4 王卫东调研督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工作
- 5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6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家门口”的服务让就业帮扶触手可及
- 7 吴晓军会见德国、法国驻华大使
- 8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王卫东讲话 石建平主持
- 9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 10 【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城市】以绿为笔 谱写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