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羊来村的扎嘎铂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一股酥油特有的醇厚香气扑面而来,员工们正专注地制作蕨麻点心。
4月21日,记者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委宣传部获悉,近日,海北州海晏县组织招商推介团队前往广州、昆明两地,举办文旅招商引资暨旅游产品专题推介活动。
纵观“首季报”,既有“量”的稳步增加,又有“质”的显著提升。
青海运动员谢热卓玛在第六届亚洲少年(U18)田径锦标赛女子U18组5000米竞走中,以23分51秒的成绩获得银牌。
4月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一结束,党中央就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直面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
4月22日,以“生态修复见真章 共建美丽德令哈”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德马高速G0615西侧火热开展。
4月22日,由青海省商务厅指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主办,以“春风焕新 禾智同行”为主题的2025年青海移动数码消费季启动仪式在西宁举行。
一片片光伏板覆盖在广袤土地上,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一排排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拔地而起,在风的吹动下缓缓旋转;黄河上游的一座座水电站奔流不息,迸发出澎湃动力……
4月21日,由中国科技馆主办,青海省科协与甘肃省科协共同承办的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暨科普大篷车青海、甘肃跨省联合行动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启动。
产品频出、亮点频现、爆点频发……一季度,青海聚焦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有效激发消费潜力,着力强化宣传推广,全省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活力迸
4月21日,记者从2025年知识产权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青海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果丰硕,2025年,青海将从着力加强知识产权统筹谋划、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着力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着力
日前,记者从省民宗委了解到,今年省民宗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推进“红石榴就业行动”从试点地区向全省各市州全覆盖,累计向江苏等东部地区输送务工人员不少于600人。
4月21日,记者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全省工信系统深入落实“一表一单一图一机制”,持续强化监测调度、开工复产、入企服务、升规纳统,创新建立“1+4+10”工作机制,全力以赴促生产、扩需求、稳预期
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特别的情感纽带,例如生态管护员,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在大自然中“家人”的含义。
“丝路光影·中国年节”2025第一缕阳光国际风情展在青海省文化馆开幕。来自国内外新年元旦至春节期间的全球同拍中国年的摄影、短视频、AI精选投稿作品,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视觉盛宴。
民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抓手,发展以林果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林绿化,不仅提升了地区的绿色颜值,更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数十年风雨,三代人坚守。如今的康格达山区草木葱茏,远山如黛。韩赛力木一家用平凡而坚韧的守护,让这片青山的绿色生生不息。他们或许不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但正是这样的坚守,让家乡的绿水青山更加明媚动人。
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海拔4281米。清晨6时,50岁的管护员尚依,如往常一样,麻利地套上那件墨绿色的冲锋衣,带上望远镜,和丈夫吉太本走出管护站,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2024年12月17日,智慧助教“小中老师”正式发布并同步上线,这只可爱的雪豹走进了城中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4月1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布罗村村民更尕夫妻俩又起了个大早,煮好香气四溢的奶茶,两口子顾不上先喝一口,望着女儿怀里的小孙子逗乐起来
由青海省祁连县、西宁市城北区、甘肃省肃南县联合主办,青海省旅行社协会承办,山宗水源自驾游联席会各发起单位共同协办的“北驾祁连·9号公路”百车踏春自驾游活动将于4月18日正式发车。
咬定目标不放松,心无旁骛谋发展。有了重点项目建设一季度稳中向好的良好基础,全省年度项目建设更加令人期待。青海交通建设正以“快进键”的速度,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积蓄力量。
天刚蒙蒙亮,虽然时令早已过清明,但四月的高原,阵阵寒风吹过,仍然钻心刺骨。此时一位身着藏青色工作服,腿缠护膝的藏族老人,跨上摩托车,载着干粮和装备驶入广袤的玛可河林区。这样的清晨,他已重复了20年。
随着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络信息与科普服务中心联合市县两级科协在此举行小麦、蚕豆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签约仪式,这个海拔2800米的脑山村落成为了全省农业科技革新的“试验田”。
4月13日,大象新闻·大象帮接到一则来自青海省的求助电话,求助人姓陈,想要寻找已经牺牲71年的烈士姥爷的埋葬地。
“这个牛肉干嚼劲十足,越吃越香,有小时候纯肉干的味道!”“我们的牦牛肉源自海拔4200米以上的牦牛,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添加防腐剂,牦牛肉的纤维丝丝分明,肉质紧实……”
4月15日,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省民政厅开展全省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整治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消防安全隐患。
4月15日,省体育局传来好消息,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儿跆拳道巡回赛(四川站)比赛中,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运动员取得3金1铜的好成绩。
自3月12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后,青海省委对标中央部署,结合青海实际,以全省实施方案、读书班方案、工作专班组建方案、月度重点工作计划、社会监督员组建方案,搭建了“1+4”方案体系,整体统
为使学习教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青海省采取省级干部“穿透式”调研、牵头部门专题调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联点调研等方式,深入全省8个市州45个县市、39个企业,查摆问题,摸清基层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椰香海韵中华丽启幕,青海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潮流,借消博会这个国际平台,在方寸间尽展青海特色。
春播一粒种,夏收万颗粮。春分过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干旱山区农田耕层陆续解冻,当地粮农纷纷抢时抢墒播撒新一年的希望。
青海以“绿”破局,借“算”发力,依托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禀赋,将呼啸的高原风、炙热的荒漠光、奔腾的江源水,转化为驱动数字未来的绿色动能。
今年,青海将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延明说,每年候鸟春季迁徙的时候,也是他们巡护监测的关键期。
四月,春天又与青海相拥。望不尽的绿意,是自然最盎然的呼吸,是生态最慷慨的馈赠;道不完的绿色故事里,是青海播绿人一代又一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接续。
4月12日,一场春雪后,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新寨街道日益格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入目皆是和谐与美好。
据悉,中国电信现已全面完成云计算及算力、人工智能、安全、数字平台、大数据、量子、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业务布局。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4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冬日的肃穆换上了明丽的春日盛装,公园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吸引无数游客前来领略春之魅力。
4月初,伴着春风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这片美丽的土地,目之所及皆是山川壮美。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牧民群众的淳朴善良;在这里,可以让幸福变得简单,变得具象化。
4月13日,以“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正式开幕。
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观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第二民族完全小学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双减”政策的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民生工程,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330千伏第二回线路工程自2023年8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建成投运。
十年前,曾诚与青海结缘伊始,常在心中思考“我能为青海做些什么?”十年来,他用一次次不远千里、一件件暖心实事,汇聚起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4月11日,由青海省商务厅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文化宫共同主办的2025“美美与共”拉面访谈暨(美心)青海“家宴”菜品北京首发活动正式亮相北京。
行走在青海大学的校园里,就业育人元素随处可见,从课堂到企业,从城市到牧区,青大学子正将个人成长轨迹与青海发展蓝图紧密交织,在这片72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西行漫记”。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城里人也能时常见到以前感觉稀奇的野生动物,作为扎曲河畔的常客,我就亲眼看到过三次水獭。”2021年年初,在扎曲河畔第一次“偶遇”野生水獭,让东永拉巴兴奋了许久。
四月的北京,花红柳绿。青海拉面带着青藏高原的独特韵味,在这里交融汇聚,独属于青海地域的特色饮食文化也在这里被看见。
4月10日,春日的暖阳倾洒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大地上,一场充满希望的国土绿化动员大会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火热开启。
今年以来,青海省商务厅会同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一季度全省补贴申请量近13万人次,核发补贴1.2亿元,撬动消费19.37亿元。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21届会议上,青海坎布拉候选地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完成坎布拉地质遗迹的国际化认证。
14年,5110天,17885公里……这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林场生态管护员雷发鸣用脚步丈量绿色、以初心守护家园的坚守轨迹,是他以山为家、以林为伴的绿色情怀。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精准有效的政策护航民营企业茁壮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4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又是一年春和景明,又是一年国土绿化时,“扩绿兴绿护绿”行动在青海大地悄然兴起。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年复一年,青海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8.5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续“双缩减”。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气象局于4月5日成功完成首期红笋播种。这标志着高原冷凉蔬菜气象灾害试验进入关键实施阶段,进一步形成“科研—服务—应用”闭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准气象科技支撑
4月8日,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分公司“预约通行在开放式收费站的应用”课题,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十大典型案例,标志着青海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西宁市湟中区的乡村,一条公交专线的开通,正悄然改写着当地孩子的求学轨迹与村民的生活。这不仅是交通脉络的延展,更是乡村振兴进程中民生温度的有力彰显。
行至云巅,俯瞰整个神州大地,青海版图的“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好。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4月5日,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乡村振兴产业园的青海宝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员工们正专注于制作藏式金丝唐卡。
“大家想想看,平日里我们老百姓办个白事,一碗酸汤、一碗米饭、一碗熬饭一份才40多元,是不是可以节省好多费用?同样,家里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是也可以省很多?”在盐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室,村党支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春日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梨花静待绽放,各个村镇也跟随着花信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从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到创新公交出行运营模式,从加密高峰时段班次到提升车辆运行效率,西宁公交打出“组合拳”,尽最大努力全面提升城乡公交运力,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有效畅通“内循环”。
进入4月,青海湖畔吹起的风,又干又冷。在铁卜加村的草场上,砂石路延绵向天际。草甸间,一个朦胧的身影慢慢移动,然后走进另一家牧户。
春风送暖,绿色正在河湟谷地自东向西蔓延,绿意日渐浓郁,花儿渐次“上线”,绘就春日盛景,踏青赏花游正带火海东市的乡村旅游,催热“赏花经济”。
王志娟,202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调至海北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0月在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红沟村驻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4月3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省发展改革委围绕“四地”建设主战场和绿色算力新赛道,会同省有关部门、各市州系统谋划建立了《2025年全省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涵盖了绿色算力、清洁能源、新材
4月6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稳投资、促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政府一季度“开门红”部署要求,会同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抓项目、促投资,强化统筹协调、重点
4月3日,走进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缅怀厅,祭奠英烈的学生和党员干部络绎不绝。春风卷着高原的寒意掠过广场,人们手中的白菊与缅怀厅正门上方“共和国不会忘记”的标语,构成了一场静
在广袤的柴达木盆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正在书写能源转型的传奇——以年均3500小时的日照时长和4.2万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的丰富资源,正在崛起为全球瞩目的“光热之都”。
清明假期落下帷幕,青海凭借独特的高原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旅游市场中交出亮眼答卷。携程数据显示,青海清明假期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7%,机票订单量增长 27%,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核心景区热度飙升
4月4日,记者从浙江省援青指挥部获悉,日前在青海省委组织部等5家单位公布的2024年度“组团式”援青工作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中,由浙江“组团式”支援的海西州人民医院、海西州高级中学……
今年一季度,玉树藏族自治州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决心,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精准培育限上企业、持续做好以旧换新等措施,商贸经济有序运行、企稳向好。
“我们的羊肉是来自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盐羊,肉质鲜美,欢迎大家选购!”“广东1单、浙江2单、湖南3单……今天早上开播到现在,已经卖了59单,共66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