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传遍八方,历史、现实、未来在此刻交汇,响彻中华大地。
“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2012年11月15日,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的宣示言犹在耳:“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负起对民族、对人民、对党的责任,践行初心、不负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立下誓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此时,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坚定向世人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十年磨一剑。在我们党召开二十大的神圣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
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一诺千金:“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今天,“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自信激励人心。
……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坚定决心化为实干笃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沉甸甸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字里行间诠释着什么是“言必信、行必果”,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从习近平总书记郑重的宣示中,不难得到启示。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百年大党践行使命、兑现承诺的不竭动力。
策划:霍小光
主笔:黄玥、高蕾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
视觉|编辑:杨文荣、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1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西宁交警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解民忧保畅通
- 2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立足冷凉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 3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4 王卫东调研督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工作
- 5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6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家门口”的服务让就业帮扶触手可及
- 7 吴晓军会见德国、法国驻华大使
- 8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王卫东讲话 石建平主持
- 9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 10 【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城市】以绿为笔 谱写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