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媒体概况
西宁市广播电视台2014年7月挂牌成立,由原西宁人民广播电台、西宁电视台合并重组而成,是西宁市人民政府直属公益性兼经营性事业单位,拥有新闻综合、交通文艺2套广播频率, 新闻综合、生活服务2个电视频道,以及网络广播电视台、公交车载电视、城市电视、“两微一端”等载体,目前有自办栏目33档,日均生产节目1600分钟左右,是集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元平台为一体的市级传媒机构,是省垣主流媒体和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2.社会责任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个不断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始终坚守初心,牢记媒体使命,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媒体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力求为西宁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3.获奖情况
2024年,西宁市广播电视台荣获国家广电总局评审的 2023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传播机构;《行走河湟》《文物修复 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藏式木雕 传承匠心》《灯影·不息》等作品分获第十七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专题纪实类及短视频类奖项。共有18件作品分获2023年度青海广播电视一、二、三等奖,短视频《这里是青海》荣获省部级短视频大赛一等奖。监督类融媒体节目《食安西宁 你点我检》喜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三等奖,填补我省自中国新闻奖设立舆论监督报道以来获奖空白,也是我台近年来在强化精品意识,注重融合传播方面又一次新突破。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全媒体矩阵先后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等重点挂牌报道2000余条,累计播放量破1亿。重点策划推出《实干2024!一图速览西宁市政府工作报告》《AI 西宁全城寻找!雪豹“出逃”了?》等千余件新媒体作品,其中《90后护士苦练无痛飞针采血 只为能给患者减轻疼痛》播放量达611万。策划推出《社火!咱们来年再见》等40件掌上V评。首次在市两会宣传报道中,打造AI主播尚小莉形象,彰显科技与新闻报道深度融合所迸发的无限潜力。创新推出“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理论宣讲短视频,创新理论阐释方式和叙事结构,真正把“我们想采的、想播的”变成“群众想看的、想听的”,进一步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质效。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频道播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 青海篇》直播工作,走进西宁光伏智能工厂,探访高原智能工厂机器人玩转车间,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智能制造探秘之旅。自制首部本土旅游微综艺《行进青海》,以“山宗水源,大美青海”为主线,融入我省丰富、多样化的历史文旅特色、物产特色及民俗文化特色,以沉浸式旅综新体验的方式带领观众尽享文化盛宴,为我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西宁广播电视台网站2024年7月25日起,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页面
西宁广播电视台网站2024年6月14日起,推出“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专题页面
2.舆论引导
以创新、融合、多元为要素,聚合大屏小屏,围绕“丁香之城”“雪豹之都”“青超联赛”“拉脊山观日出”等内容策划制作了一系列融媒体作品助力阶段性重点主题宣传。重点推出了《正式揭晓!青海西宁“雪豹之都”形象标识出炉!》等千余件新媒体作品。西宁网络电视台、掌上西宁等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内容3万条,播放阅读量突破2亿次。今年全台完成234场网络直播,总观看量达到超千万人次。
3.舆论监督
《作风聚焦》专栏持续发挥效能,聚焦职能部门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等作风问题,重点播出了《作风聚焦——“生鲜灯”美颜提色现象仍存在》等报道10余条,广播完成150期专题访谈和问题反馈,用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开办了《有诉必应马上办》融媒专栏,411条报道形成了一次采集、多平台分发的融合传播格局,充分发挥了主流新闻媒体引导和监督作用。与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打造“食安西宁 你点我检”融媒挂牌专栏,发布我市各类商品抽检、餐饮抽检和市场整治信息短视频110期,浏览量达2900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强大声势,营造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4年1月16日《夏都新闻联播 》作风聚焦
4.对外传播
联合省会市台及沿黄九省(区)媒体,策划《欢乐寻龙集祥瑞 黄河儿女庆新春》《一朵花 一座城》《全国两会特别策划——大河奔涌 “向新”而行》特别节目联制联播,向全国网友展现西宁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强未来产业的新举措、新成果。联合山东、四川、甘肃、宁夏等沿黄省(区)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共同策划推出“沿着黄河一起来场River Walk”国际传播活动,双语短视频《黄河Walk:解锁雪豹魅力,漫游河湟西宁》登上国际传播舞台。各类主题报道被《青海新闻联播》采用近100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用9条,“学习强国”西宁学习平台共上线稿件1226条,被总平台选用46篇。
三、阵地建设责任
1.打通渠道壁垒,巧构传播矩阵
为满足便捷交流互动,提升小屏端影响力与用户黏性,以《掌上西宁》APP为龙头,先后打造《观青海》《城市观察家》《西宁生活帮》《张莉说》《西宁·少年派》等新媒体账号,年内汇聚粉丝共计18万人,在聚焦百姓所盼所急、针对社会热点事件、打造城市文化IP、发挥媒体社会职责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融合传播质效,以互联网传播思维不断提升主流媒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聚焦科技赋能,做好平台建设
以项目技术改造推动服务升级,民“声”城市融媒体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初步与市大数据服务中心达成意向,实现用户数据共享合作,并作为西宁市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的移动端应用,陆续接入市民的高频办事模块。开展历史素材挖掘工作,多方联系寻找老设备,克服老设备故障频发等困难,完成160余盘老录像带的数字化处理,总时长达41小时,其中不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宁城市街景等内容的珍贵影像资料,进一步盘活我台的无形资产。
3.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升级转型
为进一步突出媒体融合发展、深推经营工作提质增效、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结合广电发展形势及我台工作实际,我台撤销都市生活广播、旅游广播两个机构,切实推进频率频道精简精办和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四、服务责任
1.提供信息服务
依托全台全媒体矩阵,及时、准确发布气象、交通等各行各业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打造生活信息发布第一窗口。西宁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常态发布“西宁天气周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交通文艺广播持续发挥“西宁市应急广播”作用,与气象、交通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应急服务联动机制,在突发状况或特殊天气下,发布各类应急服务信息上万条,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应急服务作用。
2.提升融合服务
聚焦“广电+文旅+行业”价值再造,主动开疆拓土,创新经营模式,先后与各市州及外省市联合举办线下推广活动,分别承办“青洽会5G现场直播嗨购节”“广场舞大赛”“西宁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天路桃源 魅力民和 桃花文化旅游节”“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玉树首届山歌展演”“成都武侯区城市推介会”“岗什卡雪山登山季启动仪式”等各类省内外活动100余场,延伸服务触角,广电功能不断得以延伸。
2024年7月11日,“青洽会5G现场直播嗨购节”启动仪式现场
2024年4月19日,“天路桃源 魅力民和 ”民和县桃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直播
3.开展社会服务
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党员开展联点帮扶活动32场次,为贫困户送去价值4.72万元的慰问品。47名党员到居住地所在社区主动认领订购报纸、购买图书等微心愿,积极开展陪留守儿童过六一、到社区进行“电信诈骗”宣传为民办实事等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难题。推出新媒体账号《西宁生活帮》,全年记录并收集各类线索一千三百多条,解答市民问题上千个。聚焦民生领域,深入采访,发布帮办类短视频180多期,播放量达415万。
台领导到联点帮扶村开展调研慰问
支部党员、干部到联点帮扶村慰问帮扶户
4.助力公益事业
开展公益活动。连续19年举办1043爱心送考公益活动,传递真情展示形象。从6月4日启动“西宁市2024年‘爱心呵护前程·1043 在行动’”公益活动,1000余辆爱心车辆在高考期间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公益送考服务。
积极开展公益宣传。结合传统节日、关爱弱势群体、环保公益等内容,通过广播、电视、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城市电视等平台同步制作、刊播一批公益广告,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新风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年播出公益广告3.15亿条次,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公益广告优秀传播机构。
2024年6月4日,“西宁市2024年‘爱心呵护前程·1043 在行动’”公益活动
五、人文关怀责任
1.关注社会民生
民生新闻栏目《夏都零距离》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基层·蹲点日记”等挂牌专栏,走进基层开展深入采访,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群众诉求,帮助解决问题。《夏都说法》开展舆论监督、推进以案释法,为农民工追讨欠薪,彰显媒体力量。《食安西宁 你点我检》融媒体专栏聚焦食品安全,把群众关切作为监督“风向标”,把服务民生放在关键位置,以执法检查为威慑,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进行严格抽检与监管。2024年发布作品110条,总浏览量达2920万条次。
2024年6月7日,播出“ 我为群众办实事” 修缮围墙解民忧 打通“心墙”暖民心
2.特殊人群生活帮扶报道
聚焦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如“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系列报道,展现乡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爱,促使多个爱心帮扶活动落地。在电视节目中设置无障碍服务,如电视节目增加手语翻译、字幕,让特殊群体也能平等享受媒体服务。
2024年6月27日《县区融播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劳务品牌接续发力(手语翻译)
3.筑牢团结之基汇聚奋进力量
充分利用西宁多民族聚居特色,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迹,报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夏都新闻联播》《夏都零距离》等主要栏目常态化开设“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样板”等挂牌,重点播发《努力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氛围》等系列报道750条。新媒体矩阵策划推出短视频、H5、图文、svg、海报等融媒体产品,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成就,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促进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2024年4月26日《夏都新闻联播》播出 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样板 共绘美丽同心圆 谱写民族团结新华章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媒体推出“弘扬雷锋精神 倡树文明新风”“西宁榜样·劳模印记”“身边的道德模范”“开展移风易俗 破除陈规陋习”等专题专栏;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新时代好少年等身边的先进典型,营造社会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2024年1月22日《夏都新闻联播》播出 西宁榜样·劳模印记 致敬劳模工匠 彰显榜样力量
2024年5月18日《夏都零距离》播出 身边的道德模范 传承非遗巧手绣出致富路
2024年3月11日《夏都新闻联播》播出 开展移风易俗 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新风 共建美好家园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为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类节目《了不起的非遗》,对青海各类非物质文化进行介绍及推广,全年播出260期。《观青海》账号推出《对话——河湟八韵,青海非遗新风采》等系列短视频75期。完成“感受社火魅力 共享河湟文化”、第二十一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等各类网络直播近120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带给广大受众一次次的视觉盛宴。
3.文化精品创作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我台倾力策划并精心录制了3集广播剧《青春的树》,该剧于10月16日通过广播及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后,迅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结合我省工作重点,策划拍摄制作了以青海“四地”建设及绿色算力为核心内容的纪录片《青海制造》创作任务。该纪录片通过镜头语言,生动展现青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绿色转型成果,向世界传递青海声音,讲述青海故事。
七、安全责任
1.牢固树立安全理念
坚持全面落实内容审查、节目播出、技术规范、应急响应、舆情应对、安全生产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管理要求、制度规范和岗位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三审制”和重播重审制度。加强自媒体账号规范管理,不定期开展督查通报,自查梳理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确保了人员、阵地的可管可控。
2.建立重保期应急预案
加强全国、省市“两会”等重点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督查重点部门安全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了重保期的播出安全。定期开展信息系统、播出端口、网络安全巡查巡检,举办安全播出应急演练20余次,圆满完成全国及省市两会、环湖赛、青洽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节点的安全播出任务。2024年9月,被省委网信办评为“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优秀集体。
八、道德责任
1.恪守职业规范
定期组织全台员工参加职业道德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业内楷模授课,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行业规范,强化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弘扬职业精神,坚持新闻真实性,杜绝有偿新闻行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严格尊重和保护原创版权。
2.维护社会公德
大力宣传报道各行各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典型,持续推出“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的感动”“西宁榜样”等专栏,对西宁市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和“西宁榜样”进行重点宣传,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积极弘扬社会公德,带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2024年3月30日《夏都零距离》播出 身边的感动 高世军:精准适配辅助器具 让残疾群众使用更贴心
3.接受社会监督
要求本台记者外出采访时主动佩戴工作证,并运用96388文明热线在接受群众诉求同时畅通监督渠道。在时政新闻节目片尾公开三部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2024年全年未出现任何投诉事件。积极参与媒体行业自律组织活动,配合管理部门开展行业整顿与监督工作。全年未出现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等情况,维护了媒体行业良好形象。
九、保障权益责任
1.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重视新闻从业人员各项合法权益,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及时为因采编行为受到侵害的采编人员提供保护和申诉等支持。
2. 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与全部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根据所聘岗位和考核情况按时发放薪酬,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发挥工青妇组织力,加大对职工的关心关爱,合规发放福利、组织各类活动,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开展日常工作,加强持证上岗管理,按时完成新闻记者证申报、核验和播音主持人证注册工作。一是完成全台专业技术人员记者证审验183人,(其中,本台127人,三县56人);二是完成记者证换证工作,全台专业技术人员换证资料上传125人,指导帮助三县专业技术人员换证资料上传59人;三是完成播音主持人证注册工作(延续注册 9人,首次注册5人,变更注册1人)。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全媒体传播等能力提升的教育培训,全年累计组织各类培训168场次,参与人员达3040多人次,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等,规范广告经营行为;定期强化培训广告审查人员;加强广告经营管理,广告审查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积极履行合法经营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严格遵守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制。
3.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
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保健品、药品广告审查力度,对明星代言、病患现身说理等违规形式广告进行重点审查,对问题广告进行彻查整改并禁止投放,做到对受众负责。
十一、后记
1.上一年度履行社会责任不足的改进情况
针对上一年度存在的“高素质新媒体人才相对匮乏”“着力形塑‘文化传播使者’重要角色还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西宁广播电视台逐一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开展高校引才、柔性引才,鼓励够条件的干部积极申报省市人才培育项目等举措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24年我台舆论引导水平和宣传报道质量进一步提高,平台建设进一步取得进展,媒体深度融合成果进一步拓展深化。
2.本年度履职不足之处
主要不足
一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飞速崛起,广电行业已陷入“困难行业”泥沼,“自我造血”功能仍显薄弱。在市场萎靡、人才流失、财政经费压缩的背景下,提升创新互联网营销模式和以新型主流媒体强大影响力反哺事业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思路不宽的短板。二是在内容创作和节目生产中还存在模式陈旧、思想僵化现象,难以迅速响应市场的分众化、个性化需求,导致节目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契合度降低,影响融合传播整体质效。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西宁市广播电视台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牢记职责使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优化选题策划,深耕节目创作,强化监督力度,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为西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姿态书写媒体社会责任新篇章。
附:西宁广播电视台重点专题报道链接地址
2024重点专题:
1.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https://www.xntv.tv/dqzjc
2.有诉必应马上办
https://www.xntv.tv/ysbymsb
3.聚焦2024青海两会
https://www.xntv.tv/jj2024qhlh
4.新春走基层
https://www.xntv.tv/2024xczjc
5.锦绣中国年
https://www.xntv.tv/jxzgn
6.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https://www.xntv.tv/jjqhlssl
7.党纪学习教育
https://www.xntv.tv/djxxjy
8.祖国好 家乡美
https://www.xntv.tv/zghjxm
9.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https://www.xntv.tv/ljztsgdx1
10.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https://www.xntv.tv/xsxylxsd
1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https://www.xntv.tv/xxsejszqh
12.“礼赞中国·光影青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纪录片
https://www.xntv.tv/lzzggyqh
13.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https://www.xntv.tv/cchyltyxjs
14.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https://www.xntv.tv/qgz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