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摄影:张慧慧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在西宁市城东区德令哈路雨污分流及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热情高涨,现场秩序井然。孙凯和工友戴着安全帽和口罩,有序进入施工现场,为新一天的施工做着准备。
开工建设不足10天,混凝土垫层上,长度接近60米的雨水管道已铺设完毕,施工现场在工人挥汗、机器轰鸣中跑出建设“加速度”。
“很高兴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我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推进建设进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今年6月底改造路段车行道贯通。”孙凯对建设成果充满期待。
话音刚落,孙凯立即投入到预制水泥管的组装工作中。7名工人熟练配合,不一会儿,两节预制水泥管就完成了精准对接,管道两侧的包角模板安装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西宁市城东区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孟翔介绍,作为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该项目3月19日正式开工,总投资1365万元,改造全长570.3米。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雨污合流、道路管网破损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使纵横于市区内的各条“毛细血管”更为平安畅通,便民利企。
春分节气过后,高原寒意渐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3月26日,西宁市2022年第一季度52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达2500亿元,涵盖了清洁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既是发展紧要、也是民生急需。
德令哈路雨污分流及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正是这批项目掀起建设新热潮的缩影之一,与此同时,不少续建项目施工现场也在一派热火朝天、时不我待的繁忙景象中“再续精彩”。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宁市曹家寨学校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曹家寨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设置36个班,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学校就学压力,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一眼望去,项目建设已完成主体封顶,机械操作人员、地面施工人员熟练配合。初具规模的综合素质楼内,工人有序进行砌筑,快马加鞭推进二次结构施工。有的手持瓦刀不停地抹灰砌砖,有的用铁铲翻动泥浆并将其压实压平,有的熟练地绑扎连接钢筋……
工人李强搬起一块砖,瞄准位置,将砖紧贴标线精准放上,再用手轻敲,让砖块和水泥间的空气尽可能排出,随后用铲子小心地将边缘多余的水泥铲掉,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认真专注。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个专注的神情,都是推进项目建设的生动写照。
恰趁春风起劲帆,古城西宁新一轮建设号角已然吹响……(青海日报)
- 1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西宁交警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解民忧保畅通
- 2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立足冷凉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 3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4 王卫东调研督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工作
- 5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6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家门口”的服务让就业帮扶触手可及
- 7 吴晓军会见德国、法国驻华大使
- 8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王卫东讲话 石建平主持
- 9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 10 【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城市】以绿为笔 谱写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