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车间职工正在进行钢轨探伤作业。本报记者 杨林凌 摄
春节期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气仍然格外寒冷,在室外待一会儿就会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
“驻站联络员,人员机具已到达作业地点,在青藏线K277+500下行处等候……”1月31日8时30分,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务段探伤车间现场防护员陈红丽如往常般穿着显眼的橘红色防护服,开始了当日的现场防护工作。
“驻站收到,现复核人员机具等情况……”这边陈红丽话音刚落,对讲机里就传出洪亮的应答,驻站联络员柴慧敏清晰准确地复核了信息。虽然见识过柴姐的雷厉风行,陈红丽还是暗暗佩服柴慧敏的记忆和表达能力,她总是干脆利落,和她搭档能省心很多。
“8时53分,调度命令已下达!”收到柴慧敏传达的命令后,陈红丽迅速在防护员通话记录本上做好登记,并向施工负责人准确传达。
“上行无车、下行无车,可以上道。”陈红丽带领作业人员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后,站立在路肩处,开始仔细瞭望防护。高原的冬季,铁路线路上的风也格外大,陈红丽拉了拉围巾,却不敢盖住耳朵,时刻关注着其他同事现场探伤作业情况,紧紧跟随大家的移动路径调整站位。
“驻站,9时20分,现场通话良好!”陈红丽一边关注现场作业情况,一边与驻站联络员进行电话沟通,并做好记录。为了方便拨打电话,随时进行记录,即便在寒冷的冬天,陈红丽还是选择不戴手套,才工作半个小时,她的手已经冻僵了,记录的速度明显有所迟缓。
“现场防护员,今日风大,请提高警惕调整好站位。”陈红丽刚做好记录,对讲机传出来自车间指挥中心监控人员祁桂花的安全提示,“今天又是‘火眼金睛’的祁姐盯控,可不能出一点差错。”陈红丽不禁加快了脚步。
在探伤作业中,作业人员推动探伤仪边检查、边移动,陈红丽一天要跟着步行8公里左右,使用联防联控用语30余次。而另一边的柴慧敏一刻不敢松懈,紧盯列车运行图,随时发出预报、确保等命令。后台盯控的祁桂花通过远程监控,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预判、提示。每一个“天窗”作业的安全完成都离不开她们的认真负责和无悔付出。
“每一次春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大考,为了全力守护旅客的返乡路,我们一定尽自己所能!”陈红丽说。
春运期间,德令哈工务段探伤车间的7名“女将”齐上阵,她们团结协作、履职尽责,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付出,为铁路运输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青海日报)
- 1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西宁交警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解民忧保畅通
- 2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立足冷凉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 3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4 王卫东调研督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工作
- 5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6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 勇争先】“家门口”的服务让就业帮扶触手可及
- 7 吴晓军会见德国、法国驻华大使
- 8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王卫东讲话 石建平主持
- 9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 10 【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城市】以绿为笔 谱写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篇